首页 > 新闻动态
浅议供应链管理
发表日期:2024-05-20浏览次数:1013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顾客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企业面临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善服务的压力。

 市场的变化要求企业对快速做出反应,不断地开发出能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的产品来占领市场,从而赢得竞争,并且,这种状况将在未来进一步强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越来越严峻。影响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当今时代,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供应链是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零部件)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从原材料供应开始,经过制造、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的一个有机整体。

 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计划和控制等职能。最早人们把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放在管理库存上,作为平衡有限的生产能力和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缓冲手段,它通过各种协调手段,寻求把产品迅速、可靠地送到用户手中所需要的费用,与生产、库存管理费用之间的平衡点,从而确定最佳的库存投资额,因此其主要工作任务是管理库存和运输。

 现代供应链管理,是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供应链上分担采购、生产和销售职能的各企业形成一个协调的有机体,从而使企业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同时,尽量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所有流程,包括业务流、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最终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送到合适的顾客手上。

 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以核心企业或品牌商为核心的企业群,核心企业通常是品牌商,要使该品牌产品具有强大的竞争力,为了使供应链达到提高竞争力的目的,供应链管理要坚持四大核心理念:

(1)整合,从供应链整体最优目标出发寻求最佳市场资源配置的整合模式,当企业要拓展业务范围或开辟新的市场时,首先应该从外部寻找最佳资源,而不是全部亲力亲为,因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所有事都企业自己做,可能会丧失很多机会,甚至让企业走向亏损。

(2)合作,供应链管理是从“横向一体化”发展而来的,因此非常强调合作,只有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真诚合作,才能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供应链管理的对象是一个企业群,其中的每一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核心业务和核心能力,如何才能将这些企业的能力整合在一起,形成真正的合力,是关系到能否实现供应链整体目标的关键。如果每个企业都只顾自身利益,那么将损害供应链的整体目标,最后也没有办法保证个体的利益。因此,供应链的核心企业要与自己的合作企业形成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必须能兼顾合作伙伴的利益和诉求,这样才能调动合作伙伴的积极性。如果只想着如何从别人身上赚取利益,还想将风险转嫁到其他企业身上,这样的供应链是不能健康发展的。

(3)协调,供应链管理涉及若干个企业在运营中的管理活动,为了实现供应链管理的目标,相关企业在运营活动中必须按照计划协调运作,不能各自为政。例如,供应商应该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将零件按计划生产出来并准时配送到制造商的生产线上,而且不同零部件的供应商必须同步地将各自的零部件配送到位。任何一个供应商的延误,不仅会使自己遭受损失,而且会连累那些准时交货的供应商,当然更不用说对总装配延误的影响了。协调运作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打破传统的企业各自为政的分散决策方式,通过协调契约的设计,能使合作双方增加收益,同时达到供应链整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4)分享,通过供应链资源整合,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协调运作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能否达到上面说的这几点,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即供应链的收益共享。合作企业之所以愿意在一个供应链体系内共创价值,是因为它们看到这个供应链能够创造更多的收益,但是这些收益必须实行共享,才有可能将供应链的资整合起来。如果合作企业发现供应链的利益被某个企业独占,它们是不可能参与到供应链管理系统中的,即使有可能介人,可能也是抱着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心态,捞一把就跑而牺牲的是供应链未来的发展。因此,收益共享是保证合作伙伴能真心实意地与核心企业站在一个阵营内的重要条件。

 随着供应链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扩展。供应链管理最初发源于制造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及壮大,除了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本身得到了长足进展外,供应链管理还上升到了国家经济建设体系的宏观战略层面。社会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也从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体系,扩展到其他相关领域,使供应链管理在社会经济体系建设和发展中的价值更加突出。

 首先,根据组成供应链体系的要素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将供应链体系分为供应链运营和供应链基础两大部分。供应链运营指的是围绕核心企业组成的企业群体开展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这是构成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决定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基础,如工业、农业、流通业以及各类服务性企业。供应链基础指的是为使供应链运营得以有效进行而提供的基础性资源支撑,包括支撑供应链运行的物流网络,如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基础设施及相关运营企业或政府主管部门等,构成畅通的供应链通道,为供应链主体企业的高效运营提供支撑;信息网络,如互联网、物联网、移动商务、公共信息共享等各类平台;支持供应链发展的宏观产业政策等。

 其次,根据供应链运营的主体内容不同,可进一步将供应链运营分成产业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如前所述,产业供应链是供应链体系的核心,如由各种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服务类企业组成的供应链;服务供应链,这里指为产业供应链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企业,还有金融、保险、第三方物流、物流平台企业等,它们共同为产业供应链运营的主体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助推产业供应链提升其竞争力。

                                                                                                                                                     《赛宁创新(成都)》



Copyright © 赛宁创新(成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20240750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