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装备是指在物流的仓储、运输、配送、装卸搬运、分拣等各个环节中,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应用与物流装备中,实现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和精准化的设备和系统。
(一)从技术变革的角度看,智能物流装备业的发展轨迹在很大程度上等同于物流技术的进化历程。
伴随装备、信息技术的不断演进,高效的信息连接能够促使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实现紧密互联互通,使得物流的各类功能性作业能够进行全面且系统的统筹运作。
1、先进适用型技术装备仍是市场主流。随着商贸物流快速发展,仓储企业转型升级,先进适用性原则、效率与成本的平衡仍是物流技术与装备选型基本原则。即使物流自动化设备的选型基本原则也要遵循先进适用型基本原则。
2、软件定义物流装备成为技术创新亮点。在物流技术装备领域,搬运机器人的调度管理系统、智能导航系统等软件越来越成为技术创新亮点;无人仓和智能仓的WCS仓库控制系统越来越成为核心竞争力;网络货运、智能运输调度管理越来越成为货运领域技术创新热点;无人驾驶卡车等先进运输装备更是依靠众多软件系统组成的大脑驾驶卡车。软件定义硬件发展趋势十分明显。
软件定义硬件带来的一个创新体现在柔性自动化领域,物流业发展对柔性自动化提出了很多要求,要实现柔性自动化必须通过软件管理硬件资源,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物流流程数据化,管理过程可编程,一切数据流程化,通过软件运行处理大数据,做出科学决策,赋能智慧物流。
3、自动化立体库技术发展趋势。
自动化立体库是指通过货架系统、控制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输送系统等装备的集成,实现货物自动存取、拣选、搬运、分拣等环节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物流装备系统。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柔性化设计和微型化布局。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自动化立体仓库将实现更高程度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可视化,提升仓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具体来说:
(1)无人化仓储:设备无人操作:随着无人驾驶技术发展,无人叉车、无人机等设备广泛应用,减少人力搬运,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作业流程自动化:从货物入库到出库的各个环节,均无需人工干预,实现全自动化操作,降低人为错误率。
(2)技术创新:自动化立体仓库将集成更多的先进技术,如机器视觉、语音识别、机器人协作等,以实现货物的快速识别、精准拣选和灵活搬运。通过云平台、数据分析、预测算法等技术,实现仓储资源的优化配置、需求预测和风险控制;通过物联网、无线通讯、远程监控等技术,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和远程维护
(3)柔性化设计:为了适应多样化的客户需求,自动化立体仓库将更加注重柔性化设计。通过模块化、可扩展、可重构的设计原则,设备和系统可以灵活组合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产品特性、订单类型和服务水平。此外,多功能、多任务、多场景的设计特点将使设备和系统能够多样化应用和切换,同时开放式、兼容性、标准化的设计要求将促进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协同作业
4、自动化搬运技术装备创新趋势。
自动化搬运技术装备是物流系统中最重要的物流设备,通过自动控制技术,进行自主导航、自动抓取、自动装卸、自动堆码垛实现自动化搬运。随着人工成本上升,自动化搬运技术快速发展。其创新趋势主要体现在:
(1)导航技术创新:由传统的磁条导航、激光导航,向二维码导航、AI调度+导航、视觉导航、地图构建与即使定位SLAM导航等方向发展;
(2)产品类型创新:无人化叉车、AGV搬运、机器手堆码垛、机器手真空抓取、自动装车伸缩机、分拣机器人等新产品类型层出不穷;
(3)控制系统创新:集计算机、控制器与多种高精度传感器于一体,通过编程实现全自动化流程。控制系统负责接收并执行搬运任务指令,具备强大的实时监控能力,能够持续追踪并记录运行状态及精确位置信息
5、物流自动分拣系统成为创新热点。
电子商务与新零售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物流自动分拣设备成为创新热点,呈现如下趋势:
(1)技术创新:目前,电子商务物流分拣技术,制造业物流分拣技术等,正在向模块化、柔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2)产品创新:快递行业中,包裹高速集散的单件分离排队系统设备;模组带、交叉带等分拣技术的集成系统设备;大摆轮万向分拣技术设备;直线与环形多层交叉带分拣系统设备;等等新技术装备的创新与应用。
6、5G、区块链推动物流装备创新。
物流装备的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核心技术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是互联网+、移动互联网、5G等通讯技术。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在物流技术装备上得到了普遍应用。如自动识别、RFID、红外感知、传感器、视觉感知等各类感知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智能分拣、机器人导航、数据采集等方面,为无人仓、机器人等智能物流装备发展装上了眼和耳;5G等信息通讯技术在物流自动化系统中也得到了应用。
(二)从市场规模角度审视,物流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仓库的改造升级进程不断加快,由此带动了物流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物流行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领域,被国家视作基础性和战略性的产业,已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柱。物流市场规模极为庞大,且仍在持续扩张。当前,物流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物流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及仓库的改造升级进程不断加快,由此带动了物流装备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以及消费者对于高效物流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物流企业纷纷加大对先进物流装备的投入,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准确性。同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促使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的优化,对智能化、自动化物流装备的需求日益旺盛。此外,政府对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引导,也为物流装备行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的加速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其中电商物流快递、新零售、服装、新能源、新制造、家居、冷链等领域的物流技术装备市场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有望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从物流成本上看,2014-2024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与美国、日本的物流费用与GDP比率稳定在8%~9%左右仍有一定距离,物流运行效率提升具有较大空间。根据《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到2025年,要推动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下降至12%左右。”可见,我国整体物流效率存在较大提升潜力,而整体物流效率有赖于智能装卸等物流系统应用的普及提高。
(三)物流装备行业逐渐展现出大型化、柔性化、智能化、安全化等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大型化的物流装备能够承载更庞大的货物量,极大地提升了单次作业的效率和规模;柔性化的特点使得装备能够依据不同的物流需求和业务变化,迅速灵活地调整自身的运作模式和参数;智能化则依托前沿的算法和海量的数据处理分析,实现装备的自主决策、自我优化以及精准预测,有效降低了人工干预和错误率;安全化作为关键要素,通过引入先进的防护和监控机制,有力保障了物流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人员和货物的安全。
此外,随着 “互联网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前沿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物流装备业正阔步迈入一个由技术强力驱动的智慧崭新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互联网 +” 的融合模式打破了物流行业传统的固有边界,成功构建起线上与线下深度协同的全新运作范式;物联网技术实现了物流设备与货物之间的实时智能交互和精准监控,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云计算为海量且复杂的物流数据提供了强大而稳定的存储与运算支持,确保数据处理的高效与准确;大数据的应用帮助深度挖掘物流业务中隐藏的潜在价值和内在规律,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人工智能和机器智能赋予了物流装备自主学习、适应变化和智能操作的卓越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物流运作的智能化水平;区块链技术凭借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高度安全的特性,有效保障了物流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信性,为建立互信的物流生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赛宁创新(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