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一带一路”视角下的TIR跨境公路运输解读
发表日期:2024-05-15浏览次数:24224

一、TIR的运行机制

 TIR即为《国际公路运输公约》,它是建立在联合国公约基础上的国际跨境货物运输领域的全球性海关便利通关系统,是目前唯一的全球性跨境货物运输通关系统,涵盖公路、铁路、内陆河流、海运等多式联运。如果集装箱公路运输承运人持有TIR手册,那么在海关签封下,由出发地到目的地途中可以不提供押金、不支付关税、不接受检查。

 TIR公约依靠6个核心要素来运行,包括:有管控的车辆和集装箱、国际担保链、TIR通关证、海关监管的相互承认、海关和IRU管控下的使用、安全的TIR电子关机TIR—EPD(电子预申报)。其系统信息传递过程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图1-TIR信息传递示意图

二、我国TIR的发展历程

 2016年我国与加入TIR公约。

 2018年4月,海关总署宣布我国TIR运输试点口岸为霍尔果斯口岸、伊尔克什坦口岸、二连浩特公路口岸、满洲里公路口岸、绥芬河口岸。

 2018年5月,增加大连港口岸为我国TIR运输试点口岸。

 2019年3月,增加吉木乃口岸、巴克图口岸、阿拉山口口岸、都拉塔口岸为我国TIR运输试点口岸。

 2019年5月,海关总署决定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实施TIR公约。

 2023年2月,以中国郑州-俄罗斯莫斯科线路TIR双向直达运输成功运行为标志,中国TIR运输进入了市场化、常态化运行的新发展阶段,TIR运输所特有的便捷、高效、安全、可追溯等特点得到行业普遍认同。中国TIR证持证人数量、完成业务量与过去五年相比均有大幅增长。

三、我国TIR业务运行情况

 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国际道路运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国际道路便利化,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具体体现。

 根据2024年3月,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公布的《2023年中国TIR运输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2023年,共有12个国家的193家TIR 持证人在中国境内通过37个海关开展了4501票TIR 作业,出境作业为2433票,占比约为54%。其中,12家中国TIR 持证人通过14个内陆及口岸海关共开展了153票TIR作业,出境作业104票,入境作业49票。

表1-TIR证在中国使用情况统计(2018年5月至2023年12月)

2.png

数据来源:中国道路运输协会《2023年中国TIR运输发展报告》


 从2023年TIR业务数据来看,2023年共有9个国家的58家TIR持证人在中国境内通过25个海关开展了824票TIR作业,出境作业为441票,占比约为54%。从货物流向来看,TIR出境运输作业占比大于入境作业。从货物品类来看,TIR运输出口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建材产品、汽车配件、食品及日用百货;进口运输产品主要为:食品、木制品等,品类相对单一。从国别来看,TIR业务在“一带一路”国家中,主要集中在中俄之间。

表2-2023年TIR运输开展情况(分国别)

3.png

                                           数据来源:中国道路运输协会《2023年中国TIR运输发展报告》

   四、我TIR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赛宁认为,就目前我国的TIR运行现状来看,TIR证持数量、完成业务量与过去五年相比均有大幅增长。TIR的覆盖范围从边境省份逐渐向内陆省份延伸,TIR企业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就目前而言,TIR持证企业的绝对数量仍然不足,我国TIR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

    从TIR业务本身看,其业务涉及到贸易、运输、报关、保险等多个环节,业务流程本身相对复杂,诸如签证、保险、人才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业务的发展。

同时,相较于其他运输方式,TIR运输的承运人需要面对运输作业过程中不同的政治、法律、政策、文化等环境,更容易产生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我国TIR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TIR业务市场目前较为集中在中俄之间的双边市场,而延伸至中亚和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多边过境运输实践仍然较为缺乏。从宏观层面上看,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中欧运输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仍然需要尽快落实双边、多边运输协议,尽快打通蒙古、哈萨克斯坦等重要地缘国家的过境运输,充分发挥TIR在跨境运输中的优势,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从微观层面看,各个TIR持证人如何通过培养一支具备专业化的高水平运营管理团队,来支撑TIR业务稳定持续发展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赛宁创新(成都)


Copyright © 赛宁创新(成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蜀ICP备20240750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