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尤其是煤炭消费方面,已跃居全球第一大消费国,形成了以国内供应为主、部分依赖进口的发展格局。煤炭生产开发布局持续优化,东、中、西区域协同发展的格局正加快形成。目前,煤炭的对外依存度也在逐步提升,同时中东部产煤省份的煤炭产量有所下滑,而西部产煤地区的产量则持续上升。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中部地区原煤产量由13.1亿吨增加至16.0亿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增加了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原煤产量从23.2亿吨增长到28.5亿吨,占比增加了1.2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原煤产量下降了3049万吨,占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东北地区原煤产量也下降了978万吨,占比下降了0.2个百分点。
西部产煤省份中的新疆,因其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条件优越,完全具备作为国内煤炭应急保供的接续资源条件。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新疆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正逐步确立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未来,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进程将不断加快。
进入新时代,国家明确赋予新疆“三基地一通道”的重要战略定位,即: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以及打造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其中,煤炭煤电煤化工已成为新疆着力打造的八大产业集群之一。基于此战略定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紧密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进“三基地一通道”建设、服务疆内经济发展等核心战略目标,加速构建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目标为2024年原煤产量达到5亿吨),积极拓宽疆煤外运通道,并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当前,仅考虑现有的煤电和煤化工项目,新疆潜在的新增煤炭需求已高达约2.58亿吨,预示着煤炭产业链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新疆目前以“就地转化为主,疆煤外运为辅”的煤炭消费格局为主导。在2016年以前,新疆的煤炭消费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几乎无外运现象。然而,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深入实施,新疆的煤炭消费格局逐渐转变为以就地转化为主,疆煤外运为辅。自2017年以来,新疆的煤炭消费量稳步上升,预计2022年将达到3.26亿吨。2023年,疆煤外运突破1亿吨,外送占全区煤炭产量比重为25%。
从疆内煤炭消费格局来看,煤炭消费主要集中在煤电和煤化工两大领域。自2017年以来,新疆的煤炭消费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预计2022年将达到3.26亿吨。到了2023年,疆煤外运量实现了重大突破,超过1亿吨,外送煤炭占全区煤炭产量的比重为25%,而疆内煤炭消费占比则保持在75%,凸显了新疆煤炭消费以疆内自用为主的特点。进一步分析,2023年煤电消费占比约为50%,煤化工消费占比约为20%。煤化工产业作为新疆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其用煤需求逐年攀升。根据新疆煤炭交易中心的预测,2023年新疆煤化工行业的煤炭消费量占全区煤炭消费总量的比例有望超过20%,显示出该产业强劲的增长势头和对煤炭资源的高度依赖。
从疆内原煤产量方面,从2020年《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的“超前规划并做好应急储备”到2022年《“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的“建设新疆为煤炭供应保障基地”,其煤炭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期。2023年底新疆地区有效煤炭产能(生产矿井与联合试运转矿井产能合计)为4.2亿吨。2022年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全面加快推进国家给予新疆“十四五”新增产能 1.6亿吨/年煤矿项目建设。按生产状态分类情况看,正常生产矿井产能占比 71%,正常建设矿井产能占比 13%,建设矿井的产能占比较高。同时,2023年以来新疆煤炭项目共核准批复产能 4610 万吨/年,预计有望在未来2-4年陆续建成投产。2017-2023年,原煤产量由1.67亿吨提升至4.57亿吨,年复合增速为18%。产量占比由2017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10%,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接替区和战略能源储备区。
疆煤外运规模持续增长,疆煤自给自足的格局已然打破。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化,新疆煤炭的辐射范围的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及重庆等地的煤炭缺口日益凸显,进而推动了“疆煤外运”潜在需求的持续扩大。新疆正加速融入全国煤炭统一大市场的进程。具体而言,2023年疆煤外运量成功突破1.1亿吨大关,其中通过铁路外运的煤炭量达到6023万吨,同比增长了9%,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进入2024年一季度,疆煤铁路外运量更是达到了2279万吨,同比增长率高达60%,进一步印证了疆煤外运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市场的旺盛需求。
随着新疆铁路运输网络的日益完善,疆煤外运通道也正在逐步健全。目前,疆煤外运以哈密为主要枢纽,准东作为辅助,形成了运输方式以铁路为主导、公路为补充的格局。煤炭的铁路外运通道展现出“一主两翼”的鲜明特点。
兰新铁路作为疆煤外运的核心通道,承载着新疆通往中国内地的重要铁路运输任务。然而,由于兰新铁路长期面临客货混运且流量较大的挑战,客货争能的局面依然存在,导致该线路运力持续紧张。不过,随着北翼外运通道将淖铁路的开通、南翼外运通道库格铁路改造的完成以及主通道兰新铁路二线工程的相继竣工,疆煤外运通道不畅的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进而显著提升疆煤外运的成本效益和运输效率。
进入2024年一季度,尽管煤炭价格同比有所回落,但疆煤外运量依然保持增长态势。这一积极变化主要得益于疆煤外运通道的持续优化以及煤炭运输“公转铁”政策的深入实施。特别是2024年4月16日至6月30日期间,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和兰州局联合推出了针对“疆煤外运”的跨局运价下浮25%的优惠政策,有力保障了市场淡季期间疆煤外运的稳定运量,维持了良好的发运势头。
《赛宁创新(成都)》